返回首页
 

[读者园地]记家乡襄阳的风俗(2019年第6期,总第40期)
发布时间: 2019-03-11 08:16:59

记家乡襄阳的风俗

     (孙鑫如 医学院  读者协会)我的家乡襄阳,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,是楚文化,汉文化,三国文化的发源地,历史悠久,素有“华夏第一城池,铁打的襄阳,兵家必争之地”之称。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襄阳人,我与古襄阳城一同成长,见证了家乡飞速的发展,也深深体会到了民俗之美,浮云吹做雪,往事煮成茶,任白驹过隙,时光流转,沉淀在古城里的民俗文化却历久弥新,代代相传!

    襄阳文化丰厚,自古对节日都很讲究。一年四季几乎月月都有节日。传》统的节日依次为春节,元宵节,穿天节,二月二,清明节,三月三,端午节,六月六,七月半,中秋节,重阳节,冬至节,腊八节,除夕。其中,最为隆中的就是春节。

     绚丽多姿的风俗节日令人如赏满山野花,姹紫嫣红开遍,不如择其最为绚烂奇异者。首先我想道来的是春节,古往今来全国各地皆重春节,而襄阳的春节既有共有之俗,又有不落窠臼之奇。一进入阴历十二月(腊月),襄阳人就开始大展身手了。家家户户购置节令食品,用具,腌制腊味,置办年货。阴历十二月初八要煮腊八粥,寓意过个好年,有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。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谓之小年,这一天勤劳的襄阳人打扫室内外卫生,清洗,粉刷灶台,吃糖饼(俗称红糖饼)。人们通常早起排队买饼,过了时候怕是排个一两个小时的队也吃不上喽。腊月三十日为“除夕”。这日,贴春联,迎家神,看春晚,阖家团圆,吃“团年饭”。小孩还需要吃荸荠意为童言不忌。晚上包“元宝”,实则为饺子。通宵不眠,谓之“守岁”。我记得小的时候往往守岁没一会儿,就哈欠连天。睡意模糊时,看见大人们仍聚在一起打麻将,享受一年之中的惬意时光,略微红红的脸上挂着笑,笑里有这一年的概括,下一年的期盼,仿佛过去一年的苦都变成了光,照亮了前行的路。正月初一至初四为春节正日子。初一清晨需祭拜祖先。晚辈给长辈拜年,长辈给小孩压岁钱。接着,亲朋好友,无论远近,总要一一拜访才够。初二,女儿女婿携带礼品给岳父母拜年。初三初四,一般亲朋互相拜贺。初五叫“破五”,可打破初五之前的诸多禁忌:如初一不能拿针线,初一至初三不可倒垃圾等,初五大小店铺可开市,大有招财进宝,生意兴隆之意。

   接着到了元宵节,又称上元节,灯节,元宵节一过,新年也就正式结束了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绚丽夺目。这一天,嫁出去的姑娘要携带女婿孩子回娘家团圆。礼品讲究成双成对,以汤圆为主,再配以其它成双的三样物品即可,如糖果两袋,好酒两瓶,牛奶两提。寓意阖家团圆,好事成双。宵夜过后,一家人可外出散步谈心,赏月观灯,猜灯谜,也有一个名字,叫“走百病”。

    穿天节就不远了,这是襄阳古代特有的节日。每年正月二十一这一天,襄阳城里的百姓都到汉江边聚会,即襄阳的母亲河,并在沙滩上捡拾汉江中游特有的带孔窍的小石头,用红丝线穿起来佩戴在身上,以祈求吉祥幸福。除此之外,像米公祠,鱼梁洲,昭明台,襄王府等名胜古迹还会表演节目以庆祝节日,包括舞龙舞狮,抬花轿,穿天石展,名家书画展等活动,市民们成群结队,喜气洋洋,观赏表演。

    到了三月三,古称上巳节,魏晋以后,上巳节改为三月三,后代沿袭,遂成汉族水边饮宴、郊外游春的节日。因襄阳城西四里古山上建有真武庙,又有“小武当”,“真武山”之称。襄阳居民于三月三这天游真武山,可免去灾祸;除此之外,城西二十余里有诸葛耕读之地,名隆中。隆中附近黄家湾每年于此天举行庙会。每逢三月,牡丹樱花盛开,襄阳人争相观赏,故又有“阳春三月,隆看牡丹”之说。

    除了襄阳城中,四周的谷城,南漳,老河口,如众星拱月,围绕于襄阳城。为本就风俗多样的襄阳增光添色,民俗文化如卿云灿兮,糺缦缦兮;饮食风俗如灿然星辰,难遇此景。这就是我的家乡襄阳,伴我度过几多春秋甚至还将有余生的地方,春赏繁花,夏听蝉鸣,秋惜落叶,冬观白雪。多姿多彩的民俗里,藏着是那人生百味,显得是那家乡文化。

    曾闻说,父母在,人生尚有来处;父母去,人生只剩归途。家乡襄阳,永远以热情炽热的心接纳我们,无论风雪骄阳,亦或是平淡清贫,荣华显赫。他伴随我们一生,与我们共同成长,如一位无声的长辈,鼓舞激励又敲打着我们。他的民俗文化,让我们时刻得享天伦之情;他的古山古水,让我们一直如沐春风;他的繁华都市,让我们不忘奋斗拼搏。他让我们三冬暖,让我们春不寒,让我们夜晚有灯,下雨有伞,跌宕的日子总有良人相伴。自从我遇见了他,云海开始喷涌,江潮开始澎湃,此城若彩虹,遇上方知有。此生无悔入襄阳,愿作百灵颂其景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上下两条:
  • [读者园地]格桑花支教日记——记一次没有家长的家访(2019年第8期,总第42期)
  • [读者园地]盛唐之音(2019年第5期,总第39期)

  •